中溝村[雲南昭通市彝良縣海子鄉下轄村]

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海子鄉,地處海子鄉東南部,距鄉政府所在地5.8公里,到鄉道路為土路,交通不方便,距縣40公里。東鄰本鄉大田村,南鄰樹林鄉,西鄰本鄉新營村,北鄰本鄉海子村。轄中溝、瓜車等20個村民小組。現有農戶938戶,有鄉村人口3075人,其中農業人口3075人,勞動力1687人,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35人。 全村國土面積16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1610米,年平均氣溫10.1℃,年降水量910毫米,適合種植玉米、洋芋、蕎子等農作物。有耕地面積4244畝,人均耕地1.417畝,林地7200畝。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。該村屬於貧困村,農民收入主要以傳統的種植、畜牧業、外出務為主。 截止2007年底,該村已實現通水、電、路三通,無路燈。全村有50戶實施過人畜飲水工程,有938戶飲用井水,存在飲水困難。有908戶通電,擁有電視機農戶425戶(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3.47%、37.82%);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4戶,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9戶(分別占總數的13.1%和13.1%)。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;進村道路為土路;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;距離最近的車站5.8公里,無集貿市場。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,農用運輸車4輛,拖拉機2輛,機車36輛。 到2007年底,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;有70戶農戶實施過人畜飲工程,7個自然村已通電,4個自然村通公路。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,其中有674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,還有22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。

自然資源

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244畝,人均耕地1.417畝,主要種植玉米、洋芋等作物;擁有林地7200畝,其中經濟林果地800畝,人均經濟林果地0.267畝,主要種植核桃、木漆等經濟林果;水面面積11.6畝;草地8792畝;荒山荒地3604畝,其他面積150畝。

農村經濟

該村2007牧業收入120萬元,占總收入的31.4%(其中,年內出欄肉豬628頭,肉牛40頭,肉羊80頭,雞1800隻);林業收入20萬元,占總收入的5.7%;工資性收入105萬元,占總收入的42.6%。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,農民收入以種植、勞務輸出為主。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5萬元,其中,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50人(占勞動力的39.16%),在省內務工380人,到省外務工270人。

人口衛生

該村現有農戶938戶,共鄉村人口3075人,其中男性1632人,女性1440人。其中農業人口3075人,勞動力1687人。該村以苗、彝、漢族為主,其中漢族2474人,苗族317人,彝族210人。

到2007年底,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68人,參合率 90%;享受低保145人。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,沒有村衛生室,有鄉村醫生2人,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.8公里。該村建有公廁1個,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,人畜混居的農戶56戶,占農戶總數的11%。

文化教育

該村建有國小3所,校舍建築面積420平方米,擁有教師15人,在校學生285人,距離鄉中學5.8公里。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8人,其中小學生285人,中學生113人。

基層組織

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,下設6個黨支部,共有黨員64人,少數民族黨員22人,其中男黨員55人、女黨員9人。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;2003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。

村委會由支書、主任1人、副主任2人,委員2人組成,下設中溝、黃連等20個村民小組。

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,共有團員59人。

人文地理

該村山高坡陡,境內岩層屬喀斯特地貌,蘊藏有豐富的礦藏資源,農戶居住較為分散,但待人熱情好客,占全村總人口26.12%的少數民族於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趕花山節,節日氣氛濃厚,活動內容豐富,騎馬、射箭等傳統項目,男女老少玩得不亦樂乎。

村務公開

該村到2013年底,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38份,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041.21畝,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.00畝。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“一事一議”制度,其中,一事一議籌資額 0.00 元(人均 元),一事一議籌勞0個(勞均0個)。年末集體總收入0.00萬元,有固定資產6.76萬元,年末集體有收益0.00萬元,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,定期開展村務公開,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,主要以貼上公告、黑板報、會議等方式公開。  

發展重點

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: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:地處偏遠,海拔高差大,農業基礎設施薄弱,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,無支柱產業,受歷史、地理、環境條件影響,勞力者素質低下,部分農戶思想保守、科技意識差,正常通電率和人畜飲水比例低。。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: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:加強公路建設力度,爭取國債人飲工程項目,種植業方面發展核桃、板栗等特色經濟林果,在海拔高的村社發展冷涼蔬菜400畝、在海拔較低村社發展反季節蔬菜300畝;養殖業方面建立生豬、黃牛養殖示範園區;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力度,使每戶掌握1-2門實用技術,每年遞增勞務輸出40人。到“十一五”期末,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172元增加到1800元。。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